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沉香头条

历史文献上关于奇楠沉香的论述和考究

时间:2020-01-16 11:11:24 人气: 编辑:梁辰

导读:摘要:伽南香又名奇楠、棋楠、茄楠、奇南等(下面以奇楠为名展开介绍),作为一种最顶级的香料,在明清时期就备受朝廷和达官贵人的推崇。因为稀有而罕见,在民间认识且了解的人并不多。

摘要:伽南香又名奇楠、棋楠、茄楠、奇南等(下面以奇楠为名展开介绍),作为一种最顶级的香料,在明清时期就备受朝廷和达官贵人的推崇。因为稀有而罕见,在民间认识且了解的人并不多。随着满清王朝的垮台,朝贡体系的消失,奇楠在一段时间之内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腾飞,奇楠又重新被人们所提起。由于各自以不同古文献所描述的特征为依据,导致多种奇楠的出现,引申出油脂带有一些绿色的都称绿奇楠,或有辛辣麻痹感的沉香也认定为奇楠。多种多样的沉香被冠以奇南或奇楠沉香之名,出现在市场上,乱象丛生,令人迷惑。究竟古代所指的伽南香是哪一种?又有哪些主要特征?称作“绿奇楠”的绿结又是怎么回事?通过查阅明清时期众多文献,结合考查作者的身份背景等资料,在参考了台北故宫博物院2018年天香茄楠展的展品当中,并未出现有绿结特征的绿奇楠,综合了诸多方面的信息,得出一个结论:现在市面上所谓的“绿奇楠”,只是一种被民间人士误以为是“上之上奇楠”的顶级沉香,并不是真正的奇楠香。由此绿结引申出来的辛辣、粘舌、麻木等特征,也就不是真正奇楠的特征。结合符合早期文献记述当中主要特征的样品,总结出一些并未在记述当中的一些新的识别方法。海南土奇楠没有样品,不在本文的论述当中。

关键词:奇楠、绿结,辛辣、麻木、奇楠的主要特征

一、明清时期关于奇楠香的记载并不是很多,在这些记述当中奇楠与沉香都是分开来叙述的,说明两者虽有相似的地方,但区别也是很明显的。引起现今奇楠被广义化的主要原因在于,有些记述当中出现了绿结,并由绿结引伸出来的一些特征被扩大化,从而造成对奇楠的认知错误。把古文中出现绿结的文章归结为一类,按时间顺序做一些分析,可以发现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:一、抄录别人的记述时做了较大修改,造成歧义,有些甚至与事实完全悖逆。二、有常识性的错误。三、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以民间人士为主,无官方要员经历或家庭背景。四、时间集中在在明末清初这一时间段,而奇楠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开始传入中国的,这一点从西洋朝贡典录中可以了解到。按时间顺序排列,就可以看到在明末清初是如何一步一步把奇楠的特征扩大化,甚至完全篡改了奇楠特征的过程,如下:

1、《博物要览》,明末谷泰,蜀中小吏,天启间(1621—1627)刊行,原文如下:伽楠香一名奇南香,生安南国及海外琼崖诸卅,树如沉香而香有品第,以绿结为上,色微绿而香质甚软。以指甲掐之即陷,少倾香膠即刻生满。其次糖结,香亦软柔,色带黄紫,其香有膠润如糖粘者。其次名金丝,香质渐硬,周身色黄,有绺丝如金,故名。最下为虎斑香,质黑硬有纹如虎斑,故名”[1]。这是直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位说安南国(现越南北部)有出产奇楠香的人,在此之前没有任何海南有土奇楠的记述,可能是后人所作(见百度:而中有称明太祖者,殆后人传写所改欤?),成书时间可能在《香乘》之后。

2、《香乘》,1641年刊成,作者周嘉胄,明末清初民间收藏家,香学大家,其中关于奇楠香的描述第一段是引用明朝黄衷所著《海语》中的记述,问题出在第二段,引述《华夷续考》时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,添加了绿结,蜜结等,《华夷续考》的原文跟《海语》的记述基本一致,其关于绿结的记述如下:奇蓝香上古无闻,近入中国,故命字有作奇南、茄蓝 、伽南、奇南、棋楠等不一而用,皆无的据,其香有绿结 、糖结、蜜结、生结、金丝结、虎皮结、大略以黑绿色用指 掏有油出、柔韧者为最,佩之能提气令不思溺,真者价倍黄金,然绝不可得,倘佩少许缠一,登座满堂馥 ,郁佩者去后香犹不散,今世所有,皆彼酋长禁山之[2]。绿结首次出现,这也许是绿奇楠的最早出处,同时也提到了其特点:油脂黑绿色,品质极佳,用指甲能掏出油(结香时间足够长的根部生结才有可能),能掏出油而油不能把木质融化?说明是来自于不同的树种所结的香,其结油特点跟奇楠有着本质上的差别,这可能是当时出现了一种品质极佳有着黑绿色油脂的沉香,被作者误以为是奇楠,其气味跟奇楠较为相似,气味也是香甜,香气浓郁,同时意味着挥发性也很强,挥发性强就不能持久;稍晚一些清初的王士禛在其《香祖笔记》[3]有段记述:产占城者佳,树为大蚁所穴,蚁食石蜜,遗渍香中,岁久凝而坚润,其色若鸭头绿,上之上也。又有虎豹斑、金丝结,其色黄,贵与鸭头绿等。上之上的绿结与海语所描述的最次一等的虎斑结、金丝结等价,也能说明一些问题。

3、《木草乘雅半偈》(7章)、卢之颐(卢颐),明末清初(1598-1664年),撰成于1647年,医家。原文:而奇南一香,原属同类,因树分牝牡,则阴阳形质,臭味情性,各各差别。其成沉之本,为牝,为阴,故味苦浓,性通利,臭含藏,燃之臭转胜,阴体而阳用,藏精而起亟也。成南之本,为牡,为阳,故味辛辣,臭显发,性禁止,系之闭二便,阳体而阴用,卫外而为固也。至若等分黄栈,品成四结,状肖四十有二则一矣。第牝多牡少,独奇南世称至贵。即黄栈二等,亦得因之以沦高下,沉本黄熟,固坎端棕透,浅而材白,臭亦易散;奇本黄熟,不唯棕透,而黄质邃理,犹如熟色,远胜生香, 炙经旬,尚袭袭难过也。栈即奇南,液重者,曰金丝。其熟结、生结、虫漏、脱落四品,虽统称奇南结,而四品之中,又各分别油结、糖结、蜜结、绿结、金丝结,为熟、为生、为漏、为落,井然成秩耳。大都沉香所重在质,故通体作香,入水便沉,奇南虽结同四品,不唯味极辛辣,著舌便木,顾四结之中,每必抱木,曰油、曰糖、曰蜜、曰绿、曰金丝,色相生成,亦迥别也[5]。首次提到了奇楠味辛辣,其认为辛辣是因为结奇楠的树是公树的原因!阴阳树说法是个明显的错误,沉香属植物是属于雌雄同株,没用公母树之分,惠安系结香时间短的生结沉香都较为辛辣,树龄越小和结香时间越短越辛辣,辛辣显然不是奇楠的特征,其辛辣的感受有可能是来自于结香年份还不太长的绿结;增加了“每必报木”的新特征,即油脂线均清晰可见,这个也不是奇楠的特征,台北故宫所收藏的清乾隆雕伽楠木螭虎龙尾觥[6],明显没有这个特征,许多糖结奇楠也没有这个特征。

4、《广东新语》,屈大均(1630—1696)、明末清初,学者、诗人,成书于屈大均晚年,原文如下:伽南,杂出于海上诸山,凡香木之枝柯窍露者,木立死而本存者,气性皆温,故为大蚁所穴,大蚁所食石蜜,遗渍香中,岁久渐浸,木受石蜜,气多凝而坚润,则伽南成。其香本未死蜜气未老者,谓之生结,上也;木死本存,蜜气膏于枯根,润若饧片者,谓之糖结,次也,岁月既浅,木蜜之气未融,木性多而香味少,谓之虎斑金丝结,又次也。其色如鸭头绿者,名绿结,掐之痕生,释之痕合,挼之可圆,放之仍方,锯则细屑成团,又名油结,上之上也。伽南本与沉香同类而分阴阳。或谓沉,牝也。味苦而性利,其香含藏,烧乃芳烈,阴体阳用也;伽南,牡也,味辛而气甜,其香勃发,而性能闭二便,阳体阴用也。然以洋伽南为上。产占城者,剖之香甚轻微,然久而不减;产琼者名土伽南,状如油速,剖之香特酷烈,然手汗沾濡,数月即减,必须濯以清泉,膏以苏合油,或以甘蔗心藏之,以白萼叶苴之,瘗土数月,日中稍暴之,而后香魂乃复也。占城者静而常存,琼者动而易散,静者香以神行,动者香以气使也。藏者以锡为匣,中为一隔而多窍,蜜其下,伽南其上,使薰炙以为滋润。又以伽南末养之,他香末则弗香,以其本香返其魂,虽微尘许,而其元可复,其精多而气厚故也。寻常时勿使见水,勿使见燥风,霉湿出则藏之,否则香气耗散[4]。前半部分的描述基本上与海语的一致,对绿结的特征描述更详细,阴阳树说法是个明显的错误,提到了奇楠味辛,奇楠不能见水,这不符合常理。

5、《物理小识》方以智(1611—1671年),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、哲学家和科学家。原文:奇南同类,自分阴阳,卢颐曰:沈牝也,味苦性利,其香含藏,烧更芳烈,阴体阳用也,奇南牡也,味辣沾舌麻木,其香忽发,而性能闭二便,阳体阴用也,奇南有绿结、油糖、蜜结、金丝、虎斑等,锯之其屑成团,舶来者佳,沈则琼甜,金楼子俞益期一木五香讹也。[7]

这可能是“奇楠”有麻痹感的较早出处,其引述的是卢颐《木草乘雅半偈》的说法,但跟原文的描述有较大的出入,对奇楠的认知已经完全改变:味辣、沾舌、麻木.

6、同时期的徐树丕(明末清初),所著的《识小录》记述中并没有绿结,原文:伽南香一名奇南,本草不载,惟占城有之,有坚软浅深不同,其木最大,枝柯窍露,大蚁穴之蚁食蜜归遗矢于中,木受蜜气而坚润,则香成矣,香成则木本渐坏,其傍草树咸枯,香本未死,蜜气复老,谓之生结,上也;本死本存,蜜气凝于枯根润若饧片谓之糖结,次也;其称虎班结金丝结者,岁月既浅,木蜜之气尚未融化,木性多而香味少,斯为下品。生结,红而坚,糖结,黑而软,生结国人最重,不以入中国,入中国者乃糖结,试者爪搯之,即入爪,起便合,带之香可芬数室,价倍白银;万历年间彼国曾贡至四百斤.琼州亦有土伽南,白质黑点,即所谓鹧鸪香,入手终日馥郁,其价每斤亦值金半斤;郭尚书应聘开府时,有遗糖结数斤,曰,知君不爱金珠,敢以清物贡,公曰,此亦尤物,吾闻之,墨者名臭其,宁以香博臭端人,至今述之[8]。海南土奇楠出现,白质黑点,即在此之前古书所记述的鹧鸪香,猜测可能是外观上跟一种奇楠(白奇楠)较为相似的原因。

《东西洋考》,明张燮(1574年-1640年),明代学者,生于官宦世家,原文:奇楠香其香经数岁不歇,为诸香之最。故价转髙,以手爪刺之、能入爪,既出,香痕复合如故。《华夷考》曰:香木枝柯窍露,木立死而本存者,气性皆温,为大蚁所穴,蚁食石蜜归,而遗于香中,岁久渐渍,木受蜜气,结而坚润则香成矣。近世以制带銙率多凑合,颇若天成,纯全者难得耳。奇楠香油真者难得。今人以奇楠香碎渍之油中,以蜡熬之而成。微有香气。此伪品也[9]。

这些同时期有关奇楠的记述当中并没出现有绿结的记载,在《香乘》之前的记述当中也没有出现过绿结的记述,香乘一书在民间影响较大,在抄袭成风的明末清初时期,多处出现绿结的记述,就不为奇,别人在抄写的过程中大多都经过了修改或添加了一些新的特征,所以只能把它们看作是一种“民间版的绿奇楠”,但其品质也远非现今普遍被广义化了的“绿奇楠”所能比。


沉香收藏品鉴:良马品沉香
文/香藏者梁辰执笔,内容出自梁辰《沉香108问》
梁辰:《沉香实战录》、《沉香108问》作者,头条号,百家号文化领域特约作者
沉香禅网站 www.chenxiangchan.com 发起人
中华文脉,香火传承;以香会友,见香如见人。希望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,都能为中国香文化的全面复兴尽一点绵薄之力。
标签: 奇楠 

大家正在看...